优秀毕业生 | 吴超民:金银潭医院的“战疫”逆行者

发布者:王婧飞发布时间:2020-06-16浏览次数:538

吴超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级定向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宋元林教授,获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他任职于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科,作为青浦区呼吸病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是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曾获2019年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提名奖和上海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主动请缨,冲锋战斗在最前线

2020123日武汉封城的当天晚上,上海通知各个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吴超民在接到医院的电话后,没有片刻的思考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吴超民已察觉到了武汉的严峻形势,但是他认为,“临床经验上来讲,我是科室青年骨干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党员,我更理应冲在前面”。吴超民回想起当时的心情说,作为国家第一批去武汉的医疗队,大家其实心里都没底。他和队里的其他医生护士一样,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面对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直到确认报名援鄂后,吴超民才将这个决定告知家人:“家里人对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不要去’,我说不行,一定要去。”吴超民是家中的顶梁柱,家人劝阻他远离危险也是人之常情,但没有国何来家?他的家人在理解了形势之紧迫,以及他决心之坚定后,最终选择了毫无保留的支持,选择了守望吴超民从战场上平安归来的那刻。

上海援汉医疗队送别仪式

次日便是除夕,但吴超民所在的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却连夜出发,第二天凌晨便到达了武汉。到达武汉之后,他们立即驻扎进了金银潭医院。金银潭医院本身就是一个传染病医院,之前只有五六百名职工,规模不算很大。新冠疫情暴发后,金银潭医院成为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的医院,也迅速成为这次疫情的“暴风眼”。彼时的金银潭医院面对不断激增的新冠肺炎患者,本院的医护力量急剧短缺,医疗系统几近崩溃,此时上海援鄂队伍的到来无异于及时雨。

当天,上海医疗队就接管了金银潭医院北二、北三两个病区。然而由于库存防护服数量所限,吴超民所在的北二病区40多名医护人员无法全员上阵,医疗队只能采取组长先上、党员先上的原则。吴超民作为北二病区医疗三组的组长,再次冲在了前面,成为医疗队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交接管理病人的医生。

二、马不停蹄,诊治科研全面发力

由于之前对新冠肺炎毫不了解,吴超民等医疗队员们紧急培训,与当地的医生积极对接,借鉴他们前期的一些治疗经验,消化掌握,逐渐摸索出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此外,金银潭医院的病历系统、医嘱系统以及辅助科室间的工作流程,都与队员自己医院的并不完全相同,而这也需要上海医疗队具有极强的磨合和适应能力。在接管病区的前几天,他们迅速配合,积极调整,很快就开始进入诊治的正常流程,诊治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吴超民在上完两个八小时的日班后,就开始值夜班,并且一直保证这样的频率与同事进行换班。夜班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的八点。即使是日班,医疗队员们也要在六点多起床,保证七点到医院病房,有充足的时间穿脱防护服,对前一天的病人情况进行详细交接。日常的查房,基本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在这期间,医护人员分为两组;一组医生护士在隔离病房中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对讲机传递医嘱信息、病人的情况到外面的医生护士,沟通整理后再下医嘱执行。如果碰到危重症患者,那么所有的医生都会进入到隔离病房进行重症病人的抢救。一天中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中度过。

走出病区的吴超民

当被问及防疫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吴超民向我们分享了两件事。首先是吴超民所在的北二病区第一位患者的出院,这也是上海医疗队的首例出院患者,而这仅发生在上海医疗队接管金银潭医院的一周后这无异于黑暗中的一束曙光。这件事情使整个上海医疗队深受鼓舞,大大增强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另外一件事,则是当时吴超民接到了一个“紧急科研任务”。配合上海医疗队专家组参与科研攻关研究,以迅速掌握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为抗击肺炎提供帮助。吴超民马上组建了一个小的科研攻关队伍,他们利用下班时间,收集、分析整合临床资料,与病毒赛跑。

在吴超民的带领下,科研攻关队伍收集了前期金银潭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资料,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200多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了一些尚未引起关注的临床特征。吴超民等人迅速将情况汇报到上海市医疗专家组,得到了他们的重视。后来,他们成功将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医学权威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内科学》上,成为全国第一支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医疗队,在两周的时间里便达到了就达到20多万的同行阅读量,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其成果被专家组采纳,对上海医疗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期全球的抗疫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三、披荆斩棘,义无反顾无悔奉献

前期防护物资极度匮乏,上海医疗队员们只能避免走出病区,以尽量减少穿脱防护服的频率。吴超民介绍,防护服的穿脱都有严格的标准流程,穿上至少需要10分钟,脱下则需要20分钟十分耗费宝贵的时间穿脱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如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感染。“大家能不喝水就不喝水,能不上厕所就不上厕所,能坚持就坚持。”防护服下的他们同样是普通人,但为了能维持更高的诊治效率、节约珍贵的防护物资,他们不断挑战心理与生理的极限。以这样的状态,吴超民等第一批医疗队员们挺过了整整67天。

然而,对于吴超民一行人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院感防控。在前往武汉之前,许多队员病毒防控经验不足。幸运的是,上海医疗队和重庆陆军军医大学驻扎在同一个酒店。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的队伍曾去非洲抗击过埃博拉,在院感防控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到达武汉的第一个晚上,上海医疗队正好遇到他们关于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吴超民坦言,“我们当时感到非常震撼,感慨他们的专业,明白我们队伍也需要紧急进行防护培训”。上海医疗队的队员们围在一起,拿出宝贵的一件防护服对着视频自学,互相之间进行模拟培训。完成培训之后,上海医疗队在第二天下午就接管了病区。最终医护队员零感染的事实也证明了他们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可行而有效的。

吴超民与“战友”合影

四、医者仁心,守护生命收获成长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吴超民觉得自己不仅是奉献者,也是收获者。他直观地感受到疫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同时这战争中积累的传染病防治经验,也增强了他从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仍然清晰地记着,当第一次看到患者呆滞和恐惧的目光时内心所受到的巨大冲击。许多患者不愿意说话,甚至有一些患者会绝食。绝望的情绪在弥漫,也给医疗队员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医疗队员们从最初的压力和担忧,到逐渐地积累了信心,并且能够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患者。

吴超民后期经常主动地帮助患者做心理康复。许多患者在接受心理指导以后,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并且有信心和病毒做斗争,愿意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我们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反过来患者的心理状态又能促进我们的心理更加强大。”这样的心理变化令吴超民深有感触,在整个过程中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吴超民认为,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是难以复制的,会在他今后的工作和个人成长中一直发挥影响。

毕业之后,吴超民还将继续回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在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寄语,吴超民首先对大家的关心表达了感谢,也提出了一些期望。他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努力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国家社会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来。“我想大家作为复旦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个人在专业领域中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记者:张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