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报道

青春融入实践 知识奉献时代

发布者:周阳发布时间:2017-09-28浏览次数:2131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情况

2017年暑期,复旦大学近600名研究生前往全国各地进行社会实践。他们通过项目调研、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理论宣讲等形式,以所学所长服务群众,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中国,用青春奉献社会。

一、打造研究生理论实践队伍,落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

搭建理论宣讲的平台和提供深入理论学习的机会,是牢固树立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力抓手,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深刻认识。博士生讲师团赴福建福鼎、浙江义乌等地以“中国道路,你我同行”主题开展24场理论宣讲,帮助广大群众深入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准确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此外,为了提升研究生骨干队伍的理论素养,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8月组织研究生会、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博士生讲师团、党建核心组的核心骨干前往陕西延安开展第二届复旦大学研究生骨干读书班,在教学、参访、体验过程中深入学习延安精神,提升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二、促进研究生项目实践队伍,基于研究专业优势打造深度实践

充分结合专业,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我校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引导方向。今年共有50支队伍前往山东青岛、湖北咸宁、浙江德清及上海等地,开展科学调研、医疗义诊、科学普及等专业实践活动。同时,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尤为重视学科交叉,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组队参与社会实践,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丰富实践内涵,提升实践质量。其中,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为理念的烛心社连续三年前往国家级贫困县云南永平开展对口支援和公益实践,形成支教、支医、调研、宣讲四位一体的立体式、专业化扶贫实践服务项目。

下面着重介绍两个品牌项目,“实践梦工厂计划”和“泛海改变家乡计划”。“实践梦工厂计划”重点扶持和资助具有社会意义、社会效应、社会价值的实践项目。“泛海改变家乡计划” 由“泛海控股集团”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旨在倡导在校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回到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建设家乡。

哲学学院研究生参与了“精准开方、带头引领、做出实效,探索‘党建+’扶贫模式的有效方法及意义——以革命老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江西赣县为例”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伍深入赣县展开调研,通过走访县委、乡镇委主要领导等,了解赣县的党建扶贫模式的整体统筹情况,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走访重点贫困村落的驻村书记、党支书、村民等,了解赣县扶贫政策和措施在村民身上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党建扶贫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及效果。

护理学院研究生申请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调查与理论模型构建: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例”社会实践项目。该项目定位血液透析患者群体,由于长期的穿刺治疗和并发症情况,他们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波动,而家庭给予的支持和关心是关键的影响因素。项目组通过对73位患者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了他们家庭支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由专业的博士成员牵头,根据所学知识构建科学有效的家庭支持模型。作为未来的护理人,项目成员在调查中深深体会到了护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治疗,也在于感知病人的需求和渴望,这将是护理人前进的方向。

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生开展了“探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社会实践。同学们采访了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主任王守岩教授、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教授、计算机学院危辉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吴及副教授,还参观了独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及中科创达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访谈和实地参观,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科研充满信心,希望可以用所学所长把握好时代机遇,为国家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前往小组成员的家乡,湖南省凉伞镇,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参与了镇政府的脱贫工作会议,并根据前期对当地的了解和资料的收集,进一步完善了脱贫项目的计划书。实践小组经过仔细讨论,对之前拟定的七个脱贫能力提升项目,即创办食品生产企业、发展集体畜牧业、开办自来水厂、林木资源开发与家具制造、生态宜居、温泉旅游、“方向教育”公益培训等项目,重新进行了可行性和风险评估。同时,小组成员协助镇政府和居委会申请了四个项目:其一,结合本镇居民习惯和善于养殖生猪的特点,通过联络广东省的“温氏集团”,获得了与其合作的机会;其二,根据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喜爱吃河粉的饮食习惯,提交了建造河粉生产厂的计划书;其三,经过与县扶贫工作队、驻村干部、村民等积极交流,申请了茶油树种植的经济项目;其四,为初具规模的凉伞“八江口温泉度假区”撰写了功能板块的策划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碧山调研小组前往黄山碧山村开展社会调研。小组成员采访了村民,了解了碧山村近几年的进步和发展瓶颈。小组成员还专门拜访了返乡知识青年代表汪老师,从其个人在碧山的发展到离开的经历,深入了解了这几年碧山发展停滞的原因。碧山调研小组成员通过实地探索,深入了解了碧山发展的现状,总计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结合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碧山计划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总结碧山模式,使其成为其他乡村建设可借鉴的一条路径。

三、支持研究生学术实践专项,推进实践成果应用型转化

以学生专业为依托,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着力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助力地方发展。

博士生学习调研团连续两年赴福建福鼎赤溪村、柏洋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完成《精准扶贫与乡村转型发展研究——闽东两村暑期实践调研报告》,报告近15余万字。今年,博士生学习调研团于8月赴湖北省黄冈市开展实践调研,分成两组完成黄冈全域旅游研究、黄冈推进返乡创业对策研究两项课题调研,为黄冈的旅游业和人才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生参与了广西防城港市《环境公益讼诉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结合防城港地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极少、环境基础较好、暂未发现大的环境损害事件等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防城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举措,即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增加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专业人士。3名同学的实践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广西法制日报》以《复旦女硕士助理防城港区法院课题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法治网、防城法院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法学院部分研究生到静安区法院进行暑期挂职。同学们围绕司法执行过程中“老赖”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完成了题为《关于司法执行中“老赖”问题的调研报告》。通过现状梳理、问题探源以及实践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参照西方国家在相关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还有部分研究生结合《民法总则》出台的热点,以“《民法总则》视野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为主题开展调研,深入研究在《民法总则》出台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探寻个人信息的保障机制与权利救济路径。

哲学学院学生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州城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国学夏令营,为来自宾川18个中学的60余名初中生带去了一场国学的启蒙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经典研习、国学文化专题和趣味实践课程交叉进行、三管齐下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论语》、《史记》等原典的诵读和浅显易懂地讲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国学文化专题开阔视野,让同学们在历史长河中俯瞰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璀璨成果;以趣味课程陶冶才情,结绳、折纸、书法、国画等趣味课程使得同学们在艺术的天地中优游涵泳。本次活动还赢得了宾川县教育局的肯定,宾川县副县长张雅君表示,希望以此为起点,开启复旦与宾川的联结,期待该项目每年都在宾川举办。

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申报了“‘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绍兴水乡社戏民俗传承与发展现状探究”实践项目,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实地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研等多种方式,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乡社戏进行深刻探究,并对水乡社戏的新时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赴衢州纸院调研交流。同学们参观了衢州纸院特种纸展示中心,还亲身参与了难忘的造纸体验。随后同学们和衢州纸院科研人员围绕“高分子科学在特种纸制备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也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领导、企业负责人围绕高分子化工行业的创新创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本次活动让高分子人对行业现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社会的热情。

四、开拓研究生实践基地挂职,引领研究生扎根祖国基层服务奉献

为了更好得让研究生们了解社会、扎根基层、奉献时代,今年,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大力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布局,新建宁夏实践基地和双鸭山实践基地。这一举措增加了实践基地数量,改善了实践基地区域分布,使得复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完成了南北跨越、东西连接的新格局,实现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交错、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并举。今年暑假有133名研究生前往15个社会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四川、广西、宁夏、黑龙江等地。其中在上海市内机关挂职44人,市外基地挂职89人,人数较去年均实现翻番。同时,理工科和博士生参与比例有显著提升,其中理工科研究生23人,博士生22人。

今年共有6研究生前往双鸭山饶河县、集贤县挂职调研,双鸭山基地也是我校新开辟的第一个东北地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来自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袁晶在完成日常分管的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发挥专业特长,先后走访16个村屯,与30多位镇政府领导干部及村干部座谈交流,重点调研精准扶贫、土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等热点问题,撰写实习日记1万多字,为当地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攻坚克难提出了宝贵的专业建议;来自环境科学系的硕士研究生许昕利用空余时间对县环保局自然股、管理股和监察站负责人进行访谈调研,主导撰写《集贤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安邦河流域环境污染及形成原因报告》,同时在安邦河河长工作汇报会议中主动提出相关河流治理措施和工作开展建议,为当地环保工作的精准化、专业化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其他几位同学也都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还利用空余时间做调研、写报告、开讲座,获得了当地一致认可。

还有同学在挂职锻炼中因为表现出色获得表彰。哲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王亚菲因工作表现突出获评2017年度浦东新区优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浦东新区组织部干部一处挂职时,王亚菲的主要工作是完成2017年浦东新区重点课题调研,主题为通过完善干部出国(境)审批机制,加强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王同学表示,一位合格的工作者,不仅观察细节,更能从中跳脱出来,看到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从而找出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五、搭建研究生海外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在实践中贯彻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同外事处选拔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组团暑期赴香港高校交流学习。今年是该项目运行的第五年,来自不同院系的23名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于716日至726日前往香港交流学习。香港大学安排的全球化发展、经济学理论、团队领导力、个人形象管理、创新创业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也让复旦学子感受到了港大浓郁的学术氛围与开放式课堂。通过香港中西区特色历史建筑、香港历史博物馆、立法会、“黑暗中的对话”等特色参观活动,同学们对香港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临行前,在香港大学Michael Luk博士的主持下,同学们分组进行总结汇报,内容涵盖了香港印象、2050年后的世界科技发展状况、香港和大陆支付方式的差异、香港的道路文化。

复旦大学校友采访项目(第一期)采访人员于814日至19日前往台湾开展复旦大学老校友口述史采编工作。此次活动采访了复旦大学老校友王绍堉、马汉宝、杨尊严,同时采访了复旦大学EMBA毕业校友吴林林、王绍新和台湾桃园市复旦中学校长段台民。本次活动一方面加强了台湾复旦校友与母校的血脉联系,另一方面优秀老校友身上体现出的复旦精神也将成为复旦师生学习的榜样。

人才工程(二期)十五批队员于827日至831日前往新加坡交流学习。师生一行参访了两所新加坡著名高等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就生涯咨询、学生领袖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和专职教工的能力培训等方面交流意见。师生们一方面学习了新加坡大学的先进做法,同时也带去了复旦大学的宝贵经验,令新加坡两所大学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交流除了在学生事务管理经验方面的互通有无,也进一步增强了新加坡高校和中国高校的紧密联系和深厚友谊,为今后的进一步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7720日,人民日报17版刊发的文章《不“走过场”

 “凑学分” 实实在在丈量祖国大地》,开篇就提到了复旦大学的《丹书铁契盈四壁,少年正是读书时》暑期社会实践计划书。该书厚16页,共计1.7万多字,从团队构成到活动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创新点、项目实施办法,到实施流程、预期成效,再到应急预案,条目清晰、细致周全。今年暑假,复旦研究生带着青春的理想和干劲,以这本书为指引,满腔热情地踏上实践之旅,在祖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留下了他们的精彩。而他们的故事也正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复旦人加入实践队伍,“复旦研究生”、“复小研”以及各院系的微信平台均在暑假期间多样化地实时地向全体学生宣传实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