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 葛均波院士团队:攀登学术高峰,追求开拓创新!

发布者:王书宜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次数:1162

团队师生合影


葛均波院士课题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葛均波教授领衔,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支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创新型科研队伍。团队以临床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以国家卫生领域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缺血性心脏病为重点攻关方向,并以此为突破点,辐射开展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防控研究,尤其聚焦于缺血性心肌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1999年招生至今,先后培养硕士45人,博士83人,博后12人,目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人。


团队导师葛均波院士


一、历久弥新,不断突破

葛均波院士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在血管内超声研究、新型冠脉支架研发、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首次提出血管内超声诊断易损斑块的定量指标,已成为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识别的“金标准”; 首次发现心肌桥(人群发生率15-85%)特异性超声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使心肌桥的检出率由冠脉造影的0.512.5%提高到95%以上;研发国际首个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使致死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由原来的1.2-1.9%降至0.34%,被同行评价为“当前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的首选”,该新型支架已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应用,年均8万例患者获益,目前该支架已出口十余个国家,每年为我国创造外汇超过500万美元,该成果2006年被评为“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两项优秀研究成果之一,并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研发成功我国首个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Xinsorb”,引领了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研究结果多次在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心脏介入大会Euro-PCRTCT上以特邀报告形式公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架在国际上发出的最强音。Xinsorb已完成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1200例),其临床疗效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国产可降解支架将再次打破进口支架的技术和价格垄断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学效益,相关成果已于国际权威介入期刊“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发表。该支架于20203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

率领团队成员多次实现业界首次

2005年,国际首创“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及其捕获技术”;

2010年,实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

2012年,应用MitraClip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成型术;

2013年,实施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

2014年,完成国内首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2015年,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

2018年,完成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

2021年,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术。


团队科研成果


二、自主创新,科技兴医

2015年葛均波院士与团队牵头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致力于拓展中国心血管医师的创新和创业思路,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技术,从而最终推动中国心血管事业走向国际。CCI将作为创新孵化平台,尤其注重于激发中青年医者的创新潜能,培养、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技能,实现灵感的放大,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理念—实践—成果”的创新链条。目前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生创新平台之一,已有学员300余人,国内外创新导师80人次,巡回10大城市,申请专利80余项,30余项产品在研,10家初创公司,涌现了一批创新专利和产品,创造潜在市场价值数亿元。CCI该平台极大鼓舞了临床医生的创新热情,推动了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进程。


三、以德育德,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虽然身兼数职,事务繁杂,但葛老师仍然每月都会在导管室亲自给前来学习的研究生们手把手示范经皮管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基础操作,并耐心讲解手术思路和要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葛老师都会一一详细解答。葛老师还不忘叮嘱研究生们要打牢基础,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将临床经验和基础科研方法有机结合再去解决问题。“医本仁术,德乃医本。”葛老师在教授学生时,时常强调和患者家属谈话沟通,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病变血管的状况选择最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器械。

新冠疫情发生后,葛院士在写给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中,说道“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身体力行,先后报名参加第二批和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虽最终未获批准,但他在后方快速反应并主持制定疫情防控形势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流程和防护策略;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特殊医疗器械的研发;自己利用网络会议、多种线上途径,宣讲解读,为疫情的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强有力的专业保障;组织中山医院130多名心内科医生,自己带头免费远程问诊,给患者诊治提供方便。葛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什么是医者担当。

葛老师总是为团队里的人着想,只要他想得到的,大家需要的,他都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去处理。谁家有矛盾需要解决,有困难需要帮助,这个时候的他就像是中国老式家族里的“族长”。过年过节的时候,到病房和实验室看望值班的学生和医护人员,大年初一将学生请到家里聚餐,葛院士坦言,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关照,他现在做的只是一种传递与传承。

倾心育人,桃李芬芳。葛均波课题组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岁月,已然成长为一个奋发有为、勇于开拓的上进家庭,一个充满活力、自然洒脱的快乐家庭,一个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和谐家庭。毕业学子对团队的情感不会因为时间而褪去,反而愈发珍惜。成员因团队而自豪和骄傲,团队因成员而更好的发展。葛均波及其团队仍将继续为学生搭建攀登学术前沿的阶梯,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巨人之肩。


团队展评会现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