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优秀毕业生 | 何慧华:于“小众”中找寻真我

发布者:谢袁欣发布时间:2022-09-15浏览次数:244

        

        何慧华,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硕博连读,获评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已在《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中国经济问题》、《金融学季刊》、《投资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六篇,曾获评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和2022 年复旦大学第十三届学术之星”。


一些苦乐交织的科研碎片


或许正如《未选择的路》中所说,何慧华相较于其他商科的同学,的确是更加“小众”地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却“更诱人,更美丽”的路途。

“其实在选择做科研之前,我着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纠结。”尽管如今6篇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学术之星”的称号等不断印证着当初决定的正确性,但何慧华依旧忘不了当时做决定的挣扎与纠结。她坦言,“我本科是学习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比较强。老实讲,我们这个专业很多同学毕业之后直接选择金融、财务方面的工作,经济收益相对来说还是挺高的,一直读到博士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当时因为本科在南京大学读书,特别向往上海的风景、人文,也很向往复旦大学,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管院的硕博连读项目,没想到成功了。”

“读完硕士之后,是不是继续转博也是个问题。现在想想,当时一个特别大的推动力就是参加了一学期的组会。在转博之前,我向导师发了一封申请邮件,希望能参加导师项目组的组会。在组会上,我听着师兄师姐的发言,慢慢发现其实科研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随着对于科研心态的逐渐亲近,甚至有时候能够从中找到一些乐趣,何慧华逐渐明确了继续读博的决心。

对于何慧华来说,科研所赋予她的快乐,是日常生活所不能比拟的,这份快乐拥有着具体的意义,而绝非附着于简单的数字或是语言。“举例来说,我研究政府监管对于上市公司信息的改善和治理作用,或者是对于公司高管行为的约束和治理作用,其实最终目的是为了检验政策的有效性。比如政府现在推行了问询函制度,它到底是不是有效呢?对于公司是不是达到了真正的一个治理的作用呢?这是我所要探究的。如果能够做出结果,我会觉得对于整个市场、社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改变。”

“另外,通过不断积累研究方法,我在看到一些经济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的时候,不再止步于‘拍脑袋’,而是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收集,用实证研究获得一个切实可信的观点,这也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停顿了一会儿,她补充道,“科研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让我在这个世界找到了一份自己的价值。”

快乐与痛苦往往是相伴相生的,享受着科研的快乐,何慧华同样承担着科研人共通的“苦楚”。“我绝对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科研过程总体来说也不是特别顺利的。”慧华坦言,“科研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遇到两类困难,第一个就是结果可能和预期或者现实不符,第二个则是成果得不到认可。对于第一类困难,我换个方法还是可以迎难而上,第二类困难就只能靠天时地利人和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收到期刊拒信的时候,真的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挫败感。毕竟之前自己感觉挺满意,老师也把过了关,没想到却是一个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很难忍住不去自我否定。”谈及当初的自己,慧华的语气中带了点自嘲,更多的却是坦然。“等投稿经验越来越多,我逐渐体会到拒稿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摆平心态,继续努力,是战胜负面情绪的唯一秘诀。”

被问到第一次收到期刊的认可是什么感受时,慧华颇有些幽默地表示,“第一时间的感受就是,终于离毕业又进了一步。”

  

科研之外,自有一番天地


“正如大家常说的,DDL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能够高效迎接DDL的到来,稍微闲一点的时候我会选择旅游。”

台湾、泉州、日本,一串串地名构成了何慧华科研之外的生活足迹。“最近一次,也是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去年五一去福建泉州啦。在生活节奏缓慢的泉州,过着漫步海滩、吃海鲜、吹海风的日子,确确实实让我体验了一把向往的生活。等疫情有所好转,我还计划去一趟新疆或者大西北,体验一种更加粗犷的生活方式。”


何慧华在旅行途中


对于何慧华来说,旅行除了是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与展现,更是科研之外调节情绪、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在搞研究的时候,很多细节需要着眼,很多差错需要及时调整,这就导致工作日和周末的界限显得格外模糊,心里也难免会有一些烦闷。这个时候不如就放下手头的琐事,出门走一走看一看。全情投入旅游,身体上、心灵上都可以得到一种彻底的放松,回到学校往往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研究工作。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辆奔驰的车,在合适的时候停下来休整休整、加点儿油、换换轮胎,之后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其实仔细想想,我也算是个挺能‘折腾’的人。”何慧华调皮地表示,“可能是因为平时做科研都是一个人在小天地里面琢磨的缘故,我总是抓住机会参与集体生活。约饭、羽毛球,都是我的解压神器,之前去台湾其实就是班级组织的活动,包括同学过生日我们也都会一起聚餐、唱卡拉OK。比起‘躲进小楼成一统’,我更愿意走出科研的小阁楼,参加更多的集体活动。在和朋友们一起唱歌、运动、大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整了。”

除却日常的娱乐活动,何慧华还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生工作中,她曾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博士生会媒体部部长,也曾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如学院的“朝阳行动”硕博支教活动和“宝贝之家”关心孤残儿童的志愿活动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学院组织的硕博朝阳行动,当时大家一起去安徽霍邱的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尽管时间不长,支教期间的一些小细节却给了慧华很大的触动。“留守儿童问题在当地算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贫困,年轻夫妻都开始进城打工。我们在家访的过程中很明显地感觉到,当地的家庭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和小孙子(女)组成,孩子们见到父母的机会屈指可数,父母陪伴的缺乏对于孩子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其实都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

             

何慧华参加“朝阳行动”硕博支教活动

 

“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放学有家人守在学校门口、回家有美味的饭菜等着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对于山村的孩子们,他们放学需要自己步行回家,稚嫩的双脚迈过田野、泥泞,到家甚至得自己生火做饭。当地的校长告诉我们,因为师资的缺失、生活条件的贫困,这些孩子能把书本里的知识学完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现阶段的我们或许没法做出根源上的改变,但是有机会多参加志愿活动、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们应当有的人生态度,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发,就现在


即将结束五年的博士生涯,有留恋,也有展望。

“我愿意形容这五年是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被打碎重塑的过程。因为科研,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规律,节奏越来越稳定。与此同时,我思考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也逐渐变得更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举例来说,现在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提前给自己规划好每天的工作量,如果当天少做了,第二天说什么也得把这部分补回来。博士毕业论文需要达到十万字的最低限额,或许五年前的我会觉得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但用上碎片化的处理方式,一切进行得顺利而自然。”

谈及未来的道路选择,慧华表示,“我最终选择的是去高校当老师。科研现在是我生活的全部,但在未来,我得同时分出精力进行教学和科研,相信又将是一段崭新的体验了。”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教学是一个与年轻人打交道最好的平台,既能够传授知识,又可以保持自己的年轻心态,使自己不断处于学习和进步的状态。我希望未来自己在关注社会经济问题之余,能够像我的导师一样,做一个纯粹的、深入浅出的好老师。或许当境界更高的时候,我会找到属于我的授课的哲学,这也是我对自己一个未来的期许。”

相比于她的同学们,何慧华或许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却依旧走出了属于她的精彩。这段路途,仍未结束,即将再出发。


撰稿:周韩韵